箱式淬火炉(沾火炉)是一种用于金属热处理的设备,主要用于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行快速冷却(淬火),以提高工件的硬度、强度和耐磨性等性能。以下是其一般使用方法:
一、准备工作
1、检查设备
检查炉体的外观是否有损坏,如炉壳是否变形、炉门密封是否良好等。确保炉体接地良好,防止漏电事故发生。
检查电源、控制电路是否正常,包括电压、电流是否符合要求,各电气元件是否完好,仪表显示是否准确。
检查加热元件(如电阻丝或硅碳棒)是否有损坏、老化现象,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。
2、清理炉膛
清除炉膛内的杂物、灰尘和残留的工件氧化皮等,保持炉膛清洁。可以使用压缩空气吹扫或专用的清洁工具进行清理。
3、准备工件
根据工件的材质、形状和尺寸,确定合适的淬火工艺参数,如加热温度、保温时间和冷却介质等。
对工件进行表面清洁,去除油污、锈迹和其他杂质,确保工件表面干净。可采用清洗剂清洗、喷砂处理等方式。
4、装炉
将准备好的工件均匀地放置在炉膛内的支架或托盘上,注意工件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隔,避免相互挤压或重叠,以保证热量均匀传递。对于较大或较重的工件,应使用合适的吊装设备进行装炉。

二、操作过程
1、设定温度
根据选定的淬火工艺参数,在控制仪表上设置加热温度。一般来说,不同材料的淬火温度有所不同,例如,碳钢的淬火温度通常在800-900℃之间,合金钢的淬火温度可能更高。
2、升温加热
接通电源,启动加热元件开始升温。在升温过程中,要密切关注温度的变化,可通过观察仪表显示的温度值来了解升温情况。同时,注意观察炉内的情况,如有异常声音、气味或烟雾等,应立即停止加热并检查原因。
3、保温
当炉内温度达到设定的淬火温度后,开始进入保温阶段。保温时间根据工件的材质、尺寸和形状等因素确定,一般为30-60分钟。在保温过程中,要保证炉温的稳定,波动范围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。
4、淬火冷却
保温结束后,迅速将工件从炉膛中取出,并立即放入预先准备好的冷却介质中进行淬火冷却。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、油、盐水等,具体选择应根据工件的材质和淬火要求来确定。例如,碳钢工件一般采用水淬,而合金钢工件则常采用油淬。在淬火过程中,要注意安全,避免冷却介质溅出伤人。
三、后续处理
1、清洗与回火
淬火后的工件表面可能会有残留的冷却介质或其他杂质,需要进行清洗。清洗后,根据需要进行回火处理,以消除淬火应力,提高工件的韧性和稳定性。回火温度和时间应根据工件的具体情况确定。
2、质量检测
对热处理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测,如检查硬度、金相组织、尺寸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。如果发现质量问题,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。